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下载PDF文件下载PDF文件

旅游到山脉附近等海拔较高的地方时,周遭的环境变化明显,我们容易受其影响。而这些变化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和氧气含量降低以及紫外线增强等等。当海拔到了差不多2500米以上,会有低压低氧的现象,从而造成高原反应。[1]在去海拔较高的地方之前,做一些简单的准备,避免高原反应。

部分 1
部分 1 的 2:

预防高原反应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去到海拔较高的地方时,要尽可能地放缓提高海拔的速度。
    当海拔上升到大约2500米的时候,人的身体通常需要三到五天来适应环境,然后才可以向更高海拔的地方出发。为了精确掌握你所在位置的海拔,特别是在没有标明海拔的地方,准备一个海拔表或者是一个自带测海拔功能的手表可以测量你所在的高度。这些在网上或者登山用品店里都可以买到。
    • 这里有一些注意事项:不要在一天之内跨越大约2700米的高度。每天睡觉的地方,海拔不宜超过前晚睡觉地点的海拔300米至600米。每上升1000米,都要额外花一天来适应环境。[2]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还有一种对抗高原反应的方法就是好好休息。
    不管是境内旅游还是境外旅游都可能影响正常的作息,进而导致疲惫和脱水等现象,增加高原反应的几率。在向高海拔地区进发前,最好花一两天好好地休息,适应新的环境和睡眠模式,这一点对于境外旅行的情况来说格外重要。
    • 总而言之,在你适应新海拔的三到五天的休整期里,头一到两天都得充分地休息,之后再去探索新环境。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在出发去高海拔地区之前,可以准备一些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
    好好跟医生谈谈,说说你之前用过什么药,再告诉他们你要到海拔超过大约2400米到2700米的地方去。如果你不过敏,医生一般会开乙酰唑胺给你。
    • 虽然我国并未明确说明,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使用乙酰唑胺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反应。乙酰唑胺是一种利尿剂,能增加尿液量,也能加快呼吸,从而促进体内的气体交换,带来更多的氧气。
    • 按规定服用,每天两次,每次125mg。出发前一天开始使用,到达最高海拔后再连续服用两天。[3]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如果医生不建议使用乙酰唑胺,或者你过敏的话,还有其他的选择。
    有些没有专门写明治疗高原反应的药其实也有效果,像地塞米松这种类固醇就是其中一种。研究显示,地塞米松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急性高原反应。
    • 按规定剂量服药,一般来说,每6到12小时服用4mg地塞米松。旅行前一天开始服用,直到达到最高海拔并完全适应为止。
    • 每8小时服用600mg的布洛芬也可以预防急性高原反应。
    • 有研究曾采用银杏来治疗和预防高原反应,但是结果并不统一,所以不建议使用。[4]
  5. How.com.vn 中文: Step 5 出发之前,你可能需要先到医院去,检查你的红细胞。
    如果检查出贫血或者红细胞不足,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先进行治疗,再去旅行。这项检查很重要,因为红细胞是身体组织和器官供养的媒介,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
    • 导致红细胞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缺铁。还有缺乏维生素B的可能。如果检查出红细胞不足,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服用补铁或者补充维生素B的药物。[5]
  6. How.com.vn 中文: Step 6 如果是去到中南美洲登山,你可能会想要在当地买一些古柯叶。
    虽然我国禁止种植古柯,但是中南美洲的当地人用古柯叶来预防高原反应。所以如果是到这些地方旅游,需要预防高原反应的话,或许可以买一些古柯叶来嚼或者泡水喝。
    • 要记住,即使只喝了一杯古柯叶茶,药检也能检查出可卡因。古柯是一种兴奋剂,研究标明它能引起生化反应,从而提高人体在高原地区的机能。[6]
  7. How.com.vn 中文: Step 7 多喝水。
    缺水会降低身体适应新海拔的能力。出发前一天开始每天喝两到三升的水。在不断向高海拔进军的同时,更是要多喝一升左右的水。当然,从高海拔下到低海拔地区的时候也要补充充足的水分。
    • 不要喝任何酒精饮品。并且从出发前48小时起就要开始禁酒。酒精是抑制剂,能降低呼吸频率并造成脱水。
    • 还要杜绝任何含咖啡因的产品,比如能量饮料和汽水等等。咖啡因会促进肌肉排水。[7]
  8. How.com.vn 中文: Step 8 合理饮食。
    有几种食物能预防高原反应,在出发之前就应开始食用。某些研究表明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缓解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舒缓心情和提高身体状况。[8]在模拟高海拔环境的实验中还发现,碳水化合物能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 [9] 人们通常还认为,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能促进能量平衡。所以从适应高海拔的准备期开始,就应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 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意大利面、面包、水果和以土豆为主的饮食。
    • 总之,要避免摄入过量的盐。盐分过高会造成身体组织水分流失。在超市里找一找标明了低盐或者无盐的食物。
    • 体能训练或许是在登山之前的一项很好的准备运动。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身体好就不会产生高原反应。[10][11]
    广告
部分 2
部分 2 的 2:

病症诊断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高原反应可以分为三类: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HACE)和高原肺水肿,(HAPE)。
    • 急性高原反应是由低压低氧造成的。
    • 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原反应恶化的结果,是由于脑部血管扩张、泄露,脑部水肿导致的。
    • 高原肺水肿可能和高能脑水肿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从急性高原反应恶化而来,还可能在到达海拔2400米后的一到四天里发作。成因是气压增强而肺部血管收缩,血液泄露进肺部,形成肺部水肿。[12]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急性高原反应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是很常见的疾病。
    在科罗拉多州海拔超过2400米的地区有25%的游客会受此影响,而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几率是50%,到了珠穆朗玛峰,几率更是上升到了85%。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很多。
    • 这些症状包括到达新海拔地区后的两到十二个小时之内发生头痛,入睡困难、失眠,头晕,疲乏,思维能力减退,心跳加快,行动时呼吸急促,恶心和呕吐等等。[13]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因为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原反应严重恶化的结果,所以一开始的症状还是和急性高原反应一样。...
    因为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原反应严重恶化的结果,所以一开始的症状还是和急性高原反应一样。但随着情况恶化,就会出现其他症状了,其中包括共济失调,表现在不能走直线,步履不稳,肢体摇晃等等。精神状况也会有所改变,症状明显,表现为嗜睡,精神恍惚,并且言语、记忆、行动能力、思维和注意力方面出现一定障碍。
    • 严重的还可能失去意识,陷入昏迷。
    • 和急性高原反应不同,高原脑水肿的发病几率较低,一般为1%到4%。[14]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小心高原肺水肿。
    因为高原肺水肿可以是高原脑水肿的并发症,所以可能会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脑水肿的症状。但是,因为高原肺水肿并不只是作为并发症出现,所以也要格外留意,当心它单独发作的情况。可能的症状有呼吸困难,静息时呼吸急促,胸闷胸痛,呼气时有杂音,呼吸和心率加快,无力和咳嗽。
    • 身体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例如发绀等等。发绀是指嘴唇和手指呈青紫色。
    • 和高原脑水肿一样,高原肺水肿的发病几率也很低,同样是1%到4%。[15]
  5. How.com.vn 中文: Step 5 即使你已经积极预防高原反应,它还是有发生的可能。
    如果不幸真有高原反应,你要做的是控制住病情,不要让它恶化下去。如果是急性高原反应,等待12的小时缓解症状。如果12个小时之内都没有缓解,或者是你的情况很严重的话,马上下降至少300米。如果不能及时下降,有氧气瓶的话,吸氧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缓解你的症状。这时,再根据症状重新诊断,以积极应对。
    • 如果你出现了高原脑水肿或者是高原肺水肿的症状,为了稳住病情,要尽可能地降低所处的海拔。再看身体的反应,以便分阶段治疗。
    • 如果因为天气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不能下降,吸氧来增加氧压。接通氧气管,把氧气罩带好后,再释放氧气。有条件的话,待在便携式高压氧舱里。如果有这些设备,你的症状并不严重且治疗也有效的话,可以不用下到低海拔的地方去。这些轻便的器具一般搜救队或者是救助站里都有。如果无线电或者电话还可以使用的话,向搜救队求助,告知你的地点,等待救援。[16]
  6. How.com.vn 中文: Step 6 你的医生可能给了你针对高原反应应急的药。
    治疗急性高原反应可能是乙酰唑胺或者地塞米松。针对高原脑水肿,使用地塞米松。有紧急情况,立即就水吞服药片。
    • 你的医生可能还会为你准备了高原肺水肿的药,这些药可能是并未标明专门预防和治疗高原肺水肿的药。有少量的研究显示,在出发前二十四小时之内服用某些药物能降低高原肺水肿的发病率,这些药包括硝苯地平(nifedipine)、沙美特罗(salmeterol)、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hosphodiesterase-5 inhibitors)和西地那非(sildenafil)。[17]
    广告

警告

  • 如果感觉到了任何可能的高原反应,不要再继续向上了,也不要睡觉。
  • 如果高原反应情况恶化或者休息后也未改善,马上下降。
  • 如果身上本来有一些老毛病,在高海拔地区感觉可能会特别强烈。为了安全起见,出发前一段时间,可能需要在专人指导下好好锻炼一下身体。像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的充血性心衰、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糖尿病、镰状细胞病等疾病都在其列。如果你在服用麻醉止痛类药物,呼吸频率会降低,可能在高海拔地区造成不适。
  • 孕妇不宜在海拔超过3600米的地方睡觉。
广告

参考

  1. Hackett P, Shlim D. Altitude Illness. Chapter 2 Pre-travel consultation. CDC. Aug 1st, 2013. http://wwwnc.cdc.gov/travel/yellowbook/2014/chapter-2-the-pre-travel-consultation/altitude-illness
  2. Hackett P, Shlim D. Altitude Illness. Chapter 2 Pre-travel consultation. CDC. Aug 1st, 2013. http://wwwnc.cdc.gov/travel/yellowbook/2014/chapter-2-the-pre-travel-consultation/altitude-illness
  3. Ellsworth A.J., Meyer E.F., Larson E. B. Acetazolamide or dexamethasone use versus placebo to prevent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on Mount Rainier. 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 1991 Mar; 154(3): 289–293.
  4.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5.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6. Casikar V. et al. Does Chewing Coca Leaves Influence Physiology at High Altitude? 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2010 Jul; 25(3): 311–314.
  7. http://www.mayo.edu/research/documents/preparing-for-safe-travelpdf/doc-10026905
  8. Poos MI, Costello R, Carlson-Newberry SJ. Committee on Military Nutrition Research: Activity Report: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December 1, 1994 through May 31, 1999.
  9. Lawless NP. et al. Improvement in hypoxemia at 4600 meters of simulated altitude with carbohydrate ingestion. 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journal. 1999 Sep;70(9):874-8.
  1. http://www.theuiaa.org/faq-mountaineering.html
  2. Honigman B. et al. Sea-level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t moderate altitude. Western Journal Medicine. 1995 Aug;163(2):117-21.
  3.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4.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5.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6.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7.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8. Fiore D, Hall S. Altitude Illness: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Presentation, and Treat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journal. 2010 Nov 1;82(9):1103-1110.

关于本How.com.vn

How.com.vn 中文: Laura Marusinec, MD
共同创作者是 :
认证儿科医生
这篇文章的共同创作者是 Laura Marusinec, MD. Marusinec博士是美国威斯康星州儿童医院的一位认证儿科医生,同时也是该院临床实践委员会的成员。她于1995年获得了威斯康辛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在威斯康星州的儿科医学院完成了专科住院实习。Marusinec还是美国医学作家协会以及小儿急症护理协会的成员。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13,833次。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13,833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 Disclaimer:

Content from Wiki How 中文 language website.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Wiki How does not encourage the violation of any laws, and can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violations of such laws, should you link to this domain, or use, reproduce, or republish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Notices:
  • - A few of these subjects are frequently censored by educational, governmental, corporate, parental and other filtering schemes.
  • - Some articles may contain names, images, artworks or descriptions of events that some cultures restrict access to
  • - Please note: Wiki How does not give you opinion about the law, or advice about medical. If you need specific advice (for example, medical, legal, financial or risk management), please seek a professional who is licensed or knowledgeable in that area.
  • - Readers should not judge the importance of topics based on their coverage on Wiki How, nor think a topic is important just because it is the subject of a Wiki articl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