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週期表

(由週期表跳轉過嚟)

 元素週期表粵拼jyun4 sou3 zau1 kei4 biu2(Periodic table)係一個以圖表去展示化學元素嘅方法,係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耶夫喺1869年首先提議嘅。

圖像版元素週期表

門得列夫發現有啲元素,有相似嘅化學性質,而且重喺隔咗一定數目嘅元素之後,又重複返之前元素嘅化學性質,於是諗到將元素用表排起。佢將當時已知嘅63種元素依原子量嘅大細並用表嘅形式排列,將有相似化學性質嘅元素放喺同一行,就係元素週期表嘅雛形。利用週期表,門得列夫成功預測當時重未被發現嘅元素嘅特性()。1913年英國科學家莫色勒利用陰極射線撞擊金屬產生X射線,發現原子序越大,X射線嘅頻率就越高,因為咁佢認為正電荷決定咗元素嘅化學性質,並將元素依照核裏面正嘅電荷(即係質子數或者原子序)排列,經過多年修訂之後先成為家陣嘅週期表。

喺週期表入面,元素係以元素嘅原子序排列,最細嘅排最先。表入面一橫行稱為一個週期,一直行稱為一個

元素週期表唔單只用喺化學上,就連物理、生物、工程學同埋工業都被廣泛應用。

現代元素週期表

編輯

元素週期表有唔同嘅表達方法,下表係現今科學界最常用嘅排列方法(呢個係港澳繁體版本,部分元素大陸簡體、港澳繁體、台灣正體嘅譯名唔同,譬如Si喺大陸譯為「硅」)。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I A0
11
H
2
He
II AIII AIV AV AVI AVII A
2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3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III BIV BV BVI BVII BVIII BI BII B
419
K
20
Ca
21
Sc
22
Ti
23
V
24
Cr
25
Mn
26
Fe
27
Co
28
Ni
29
Cu
30
Zn
31
Ga
32
Ge
33
As
34
Se
35
Br
36
Kr
537
Rb
38
Sr
39
Y
40
Zr
41
Nb
42
Mo
43
Tc
44
Ru
45
Rh
46
Pd
47
Ag
48
Cd
49
In
50
Sn
51
Sb
52
Te
53
I
54
Xe
655
Cs
56
Ba
57-
71
鑭系
72
Hf
73
Ta
74
W
75
Re
76
Os
77
Ir
78
Pt
79
Au
80
Hg
81
Tl
82
Pb
83
Bi
84
Po
85
At
86
Rn
787
Fr
88
Ra
89-
103
錒系
104
Rf
105
Db
𨧀
106
Sg
𨭎
107
Bh
𨨏
108
Hs
𨭆
109
Mt
110
Ds
111
Rg
112
Cn
113
Nh
114
Fl
115
Mc
116
Lv
117
Ts
118
Og
鑭系元素57
La
*
58
Ce
59
Pr
60
Nd
61
Pm
62
Sm
63
Eu
64
Gd
65
Tb
66
Dy
67
Ho
68
Er
69
Tm
70
Yb
71
Lu
錒系元素89
Ac
**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
Am
96
Cm
97
Bk
98
Cf
99
Es
100
Fm
101
Md
102
No
103
Lr
鹼金屬鹼土金屬鑭系元素錒系元素過渡金屬
主族金屬類金屬非金屬鹵素惰性氣體化學特性未知

週期表入面嘅元素個體資料

編輯

喺平衡或者得出涉及元素或者化合物嘅變化嘅化學方程式或反應式時,需要計算元素入面唔同嘅「量」。同埋最元素符號最接近嘅「量」,以物質符號 X 作例子,大約有:

A :質量數Mass number),即係原子核質子中子)嘅粒子數目。
Z :原子序數,又叫原子序號,亦係質子嘅數目。
e :淨電荷,正負號寫喺數字嘅後面。
n :原子數目元素喺非單原子狀態(分子化合物)時嘅數目。

睇埋

編輯

出面網頁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