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职场欺凌及骚扰

下载PDF文件下载PDF文件

职场欺凌指的是故意地重复对某一职员作出贬低、羞辱、阻挠刁难或以其它方式破坏其表现的行为。此行为可来自职员、主管或管理层,是各级员工真真切切面对的问题。这不是开玩笑的事。通过学习认识及处理欺凌行为,你可帮助为自己及同事创造更健康及更有效率的工作环境。继续往下阅读本文,以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

方法 1
方法 1 的 4:

部分一:了解职场欺凌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了解何为欺凌者,以及他们所做的事。
    一如校园里无聊的小欺凌者,职场欺凌者同样利用恐吓及操控来打击你。想要制止欺凌,重回舒适的环境工作,第一步该做的就是学习辨别他们的行为。
    • 欺凌者从折磨他人中获得快乐。你可能无法总是与每位同事相处融洽,但这不代表你被欺凌,同样的你也不是欺凌者。你可通过认清以下特点来区别两者。这个人是否看似特意招惹你、使你出错或打击你?他们是否看似非常享受此过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是欺凌者。
    • 欺凌者通常有根植于心、与控制有关的心理问题。要知道你面对的欺凌行为与你的表现及个性不太相干,但和欺凌者缺乏安全感有很大的关系。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识别欺凌行为。
    留意欺凌者确切显露的迹象比单纯地误会或个人分歧更重要。职场欺凌可包括:
    • 大喊大叫,无论是私底下或在同事或客户面前
    • 人身攻击
    • 贬低或无礼的评论
    • 过度监控、批评或挑剔某人的工作
    • 故意给予某人过多工作
    • 通过设定某人失败或不达标来破坏他们的工作
    • 故意隐瞒信息使工作无法有效执行
    • 积极排斥某人加入正常的职场或办公室交谈,并让他们感觉不被欢迎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留意那些工作以外、表明你是欺凌受害者的迹象。
    如果你在家面对以下情况,你可能遭受欺凌:
    • 因为害怕上班而出现睡眠问题或恶心及呕吐。
    • 家人因为你总是谈论或纠缠于工作问题而感到丧气。
    • 你每天都为回去工作感到焦虑。
    • 医生注意到你有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及其它压力问题
    • 你为职场上惹到的麻烦感到内疚。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切勿忽略你受到欺凌的感觉。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不公平地点名批评,或是好像经常被挑错,你将很容易开始找寻各种借口。“每个人都受到这样的对待”或是“这是我应得的”是欺凌者施加于你的常见内疚经历。如果你觉得自己被欺负,切勿掉入自我厌恶的情绪陷阱中。拟定计划制止欺凌并改造你的工作环境。[1]
    • 校园恶霸总是挑选被认定为落单或软弱的受害者来欺负,职场欺凌者却不同。他们通常专找被认为能威胁本身事业的职员麻烦。如果你的存在使他人失色,以至于他们觉得需要挫挫你的锐气,你大可把这当做一种被扭曲的赞美。你在所处的领域中表现得很好。你自己知道这一点。切勿让他们混淆你。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4:

部分二:采取行动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要求欺凌者停止他的行为。
    当然实际做到这点比听起来的要困难得多,但你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手势和说法,当觉得被欺负时就可明白表达你的意思。
    • 像警察用手示意停下般举起手,在你与欺凌者之间构筑一道屏障。
    • 简短明了地说出你对其行为感到沮丧,比如:“请停止你的行为,让我好好工作”或是“请停止说话”。此举将帮助你勇敢面对欺凌行为,如果该行为持续,这也是你举报时的依据。
    • 切勿使欺凌事件升级。用大喊大叫反击侮辱或回喊过去可能使你惹上麻烦,或是使情况变得更糟。如果你面对的人如同狂咬拖鞋的疯狗,请以冷静镇定的语调告诉那人停止其行为。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记录所有欺凌事件。
    记下折磨你的人的名字和欺凌方法。记录明确的时间、日期、地点和目击该事件的证人名字。尽可能多多提供及收集资料。当你把问题提交给上司或法律团队时,收集证据是制止欺凌的最重要及最具体的方法。
    • 即使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受到欺负,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显露你的情绪,从而找出让自己苦苦挣扎的问题。写下感受及挫败感的结果是,你可能判断自己没有被欺负,或是你明确地遭到欺凌而需要采取行动。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寻找证人。
    当你觉得被欺凌时可与同事商量,确保他们能证实你的证据,给予你支持。让他们把证据写下来作为日后参考。选择和你工作时间相同或是坐在你旁边的同事。
    • 如果欺凌总是发生在特定时间或特定地点,要求证人在你怀疑欺凌者即将折磨你的时候于该处徘徊。携带同伴前往会见你觉得欺凌你的上级。万一事情变得糟糕,你将有支持你的后援,较后也能提供证据。
    • 如果你被欺凌,有可能其他人也同样被欺负。与其他受害者合作,互相帮忙对付共同的敌人。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保持冷静并等待一阵子。
    确保你收齐证据,保持冷静及应有的专业素养。当手头上有更大的问题要处理时,带着波动的情绪向上司告状只会让你看起来爱发牢骚,或是反应过度。如果你冷静,口齿将更清晰,更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站在更好的位置帮助改善工作环境。
    • 在欺凌事件隔一夜后才向上司报告。如果你在此期间再度被欺负,或是必须等一阵子才有机会与上司谈论此事,那就尽量避开欺凌者。保持冷静,继续做自己的事。如果你预测可能会再被欺凌,当它真正发生时你已做好应对的准备。
  5. How.com.vn 中文: Step 5 安排跟主管或人事部专员会面。
    带着你书面记录和证人,尽量冷静地阐述你的观点。在会面前先练习你将要说的话。确保控诉简短扼要,并填写上级提供给你的任何记录文件。
    • 除非上司要求你这么做,否则切勿对行动方案提出建议。换言之,对上司说“小李必须被解雇,因为他欺负了我”之类的话并不妥当。尽可能以令人信服地方式详细说明情况,并附上所能收集到的控诉证据,然后说:“我对该行为感到非常沮丧,也无计可施,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让你知道这件事。”让你的上级自行拿捏行动方案。
    • 如果欺凌你的是你的上级,请联络人事部专员或该主管的上级。这不是讲究“指挥系统”的军队。和他人讨论此事能给你的处境带来改变。
  6. How.com.vn 中文: Step 6 跟进此事。
    如果欺凌事件继续发生而未得到解决,也没有任何行动制止该行为,你有权把问题带到更远更高的层面。你可与更高级的管理阶层、人员甚至是人事部讨论此事。继续这么做,一直到你的控诉被认真对待,而欺凌状况也得以纠正,使你能在舒适友善的环境下工作。
    • 想出各种有助于改善你的处境的代替方案也是有用的步骤。如果你上司的主管不愿意解雇你的上司,但承认了欺凌事件的确发生,那么你是否愿意调任?你是否愿意在家工作?怎么样的状况对你而言才是合适的?认真考虑一些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以便为自己申诉。
    • 如果你提出证据,但情况没有任何改变或变得更糟,请咨询律师并考虑采取法律行动。把文件交给律师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广告
方法 3
方法 3 的 4:

部分三:从欺凌事件中恢复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当务之急是改善自己的状态。
    如果你不花时间让自己从被欺凌的经历中恢复过来,那么你不会是一位好员工,也无法成为快乐的人。抽出一些时间,暂时忽略工作。[2]
    • 如果你很好地为自己申诉,那么应该适合向公司申请有薪假期。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吧。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参与工作以外的其它有意义及充实的活动。
    工作之所以被称为工作而非“超级欢乐时光”,自然是有其原因的。任何工作,即使是在你享受的健康环境下进行的工作,在一段时间后会影响你,使你需要休假才能重振工作理念及精神。如果你曾经被欺凌而想要开始让自己心情更好,你可以:
    • 花时间重拾往日爱好
    • 多阅读
    • 开始约会
    • 与家人朋友社交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和医生或精神病医师谈一谈。
    你可能需要比自己所能提供的更实质性的护理。如果你长期受职场恶霸控制,可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或服用药物。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换工。
    即使欺凌者受到对付,你也许对在别处寻求新的工作机会更为自在。将这段经历视作一场机遇,而非挫折。如果你在公司做得不愉快,在新的专业发展新技能、投入不同的工作环境或只是调到新的分行也许能为你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新展望。[3]
    广告
方法 4
方法 4 的 4:

部分四:身为雇主如何防止欺凌事件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对职场欺凌实施“零容忍政策”。
    任何卫生及健康政策需包括反欺凌方案。确保你公司的政策涵盖此方案,获得管理层的支持,并受到公司上下的认真对待。
    • 将此政策搭配门户开放政策(意旨鼓励员工向他们的主管或更高管理层反映困扰他们的问题),并经常举行有关职场欺凌的说明会议,确保所有阶层的员工均留意此恶行。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立即处理欺凌行为。
    雇主很容易就觉得自己可坐下什么也不管,并抱着乐观的希望,觉得员工能自行处理问题。但这不会发生。如果你想要有创造力、健康及有效率的工作环境,切勿让问题在员工间恶化。[4]
    • 认真并彻底调查所有控诉。即使该控诉来自于过度敏感的员工,最后发现只是误会,但这些事件还是值得你的注意。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消除竞争。
    通常欺凌事件是由职场上的竞争意识演变而来,造成某些觉得自己备受他人技能威胁的员工企图挫挫前者的锐气,或是通过心理战破坏他们的努力。如放任不管,此职场动态将会十分危险及出问题。
    • 职场竞争所基于的观点是:员工想成为最好的,如果取得成功可获得奖励,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尽管竞争的存在的确能在某些商业模式中提高生产效率,但它也提高了员工的流动率,并创造恶劣及不友好的环境。[5]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鼓励管理层与员工交流。
    各阶层职员的参与度越高,最底层的员工求助无门而自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你可以把此问题想作《蝇王》一书里的情节,只要大人们(管理层)不缺席,孩子们(底层员工)就会平安无事。
    广告

小提示

  • 留意伪装成玩笑或戏谑的恶毒流言与刻薄言语。如果这些话语让你受伤,那么它伤害了你的感受。
  • 对于他人对你做出的恶意评论,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沉默及走开,或是简短地回答一个词来显示你对欺凌者的废话毫无兴趣。
  • 如果事态十分严重,切勿害怕去看医生,你可请病假或休年假。
  • 坚持坦率地把问题说出来。记住,你并不孤单。
  • 记住,当你举报欺凌事件时并非在说故事。你与其他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安全、快乐、被公平对待及免于承受任何形式的欺凌的权利。 坚持坦率地把问题说出来,直到有人聆听并认真对待你的问题。
  • 切勿报复。此行为将使事情不受控制,最后可能是你被责怪,而非该恶霸。
  • 想一想反应。如果事态升级,确保你有证人支持你日后可能采取的任何行动。最重要的是你立即告知了对方你不会被这么对待,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也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
  • 继续做自己,继续对自己有信心。切勿相信他人说的废话,切勿让他们阻止你做自己。
  • 做好必须走出公司与人事部门程序的准备及寻求法律援助。
  • 切勿把欺凌者说的话当作是针对你个人,这么做只会伤害你的自尊。
  • 欺凌者可能用许多“警察审犯人”或“盘问”式问题质问受害者。质问将导致受害者不敢坦率直言。这使他们觉得与欺凌者或骚扰者相比,自己才是不对的那一方,因而感到焦虑、防备心强及更孤独。
  • 受欺凌的那方也会感觉非常孤独,欺凌事件对他们的影响可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
  • 切勿相信有关欺凌的迷思,比如“棍棒、石头或许会使我受伤,但只要我行为端正,流言蜚语决不会伤害到我”以及其它如“我长大了,所以有泪也不能轻弹”。言语的确能伤害我们,而且伤得非常深,被欺凌能使人变得衰弱,被泪水与悲伤包围。


广告

警告

  • 任何形式的身体和精神凌虐应被视为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威胁。立即报告此事,如有必要可寻求法律意见。


广告

关于本How.com.vn

How.com.vn 中文: James Fett
共同创作者是 :
律师
这篇文章的共同创作者是 James Fett. James Fett是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的一位律师。他从业逾35年,擅长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民事诉讼、民事权利、集体诉讼、商业诉讼、雇佣诉讼以及劳动就业法。James拥有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以及密歇根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文科学士学位。他在2001年获得了美国众议院荣誉状,1996年被沃什特瑙县庭审律师协会评为年度律师。James还曾被《Law & Politics》杂志评为密歇根州超级律师,并入选《Michigan Lawyers Weekly》报的年度十大杰出律师。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38,636次。
分类: 工作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38,636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 Disclaimer:

Content from Wiki How 中文 language website.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Wiki How does not encourage the violation of any laws, and can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violations of such laws, should you link to this domain, or use, reproduce, or republish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Notices:
  • - A few of these subjects are frequently censored by educational, governmental, corporate, parental and other filtering schemes.
  • - Some articles may contain names, images, artworks or descriptions of events that some cultures restrict access to
  • - Please note: Wiki How does not give you opinion about the law, or advice about medical. If you need specific advice (for example, medical, legal, financial or risk management), please seek a professional who is licensed or knowledgeable in that area.
  • - Readers should not judge the importance of topics based on their coverage on Wiki How, nor think a topic is important just because it is the subject of a Wiki article.

广告